东方网记者刘辉1月8日报道:“火烈鸟”美哭了、“风之谷”转起来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城中心,如何提升体育设施供给,破解运动面积有限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难点。近年来,上海通过一步步探索、一系列更新措施,向有限的城市空间“挤出”一片片运动场地,满足市民日益高涨的运动热情的同时,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城市金角银边有大作用
记者近日走访西岸风之谷体育公园看到,老旧厂房更新为健身运动新地标后,已经有了稳定的打卡人流。据悉,风之谷体育公园于去年2月建成开放,坐落于龙腾大道和进木港交叉路口显要位置,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2片足球场、2片板式网球场、6片室内网球场、1条健身步道以及配套停车场。
西岸集团副总经理陈安达介绍到,巧妙利用“金角银边”的空间,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打造了场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风之谷体育公园,非常受居民欢迎。“通过引进优质的企业主体与政府扶持方式,将其更新改造成运动场馆,提供优质体育供给,给老百姓提供丰富的体育消费渠道。”
如果风之谷是“后起之秀”,那洛克公园北新泾馆是“资深网红”。在中环北虹立交桥下,原本“撂荒”的空地,两年前也建成了一处体育公园,铺装了蓝色球场和红色跑道,灰色桥柱“跳上”几只粉红的火烈鸟、黄色的猎豹和黑白相间的斑马,敞亮、活泼又时尚。
据了解,2020年,长宁启动中环立交桥下空间更新,引进著名体育品牌,挖掘空间潜力,提升环境景观品质,将荒废土地转变成集运动、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如今来看,北虹立交桥下的体育公园不仅是体育热衷打卡的胜地,还成为全国不少地区学习的模板,前来观摩、学习的代表团络绎不绝。
北新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层峰曾透露,“附近老百姓反应缺少运动场地,最终是经过征求意见后列入城市更新项目。由北新泾街道牵头,找了专门的设计院设计,最终将‘好点子’落地为老百姓真正需求的体育公园。”?
体育设施更新有了法律保障
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的高架桥下的新虹桥中心花园,改造了约2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建设了4个篮球场和2个足球场;位于闵行区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被改造成为了新型运动场馆;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旧址,改造成上海市首家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
近年来,不光是高架桥下、楼顶上的体育设施多了起来,废旧厂房、仓库等体育空间改造也多了起来。而如此“挤空间”的原因就在于上海体育运动的场地太少了。
根据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中,“体质健康”指数最高,而“健身设施”指数最低。其中健身设施56.7,健身组织76.1,健身活动81.5,健身指导69.8,体质健康90.2,市民参与82.9。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上海市健身设施的发展并不缓慢。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1㎡,较2021年人均2.44㎡增加了0.07㎡。
谈到上海的公共体育设施,上海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处长余诗平就曾表示:“体育设施不足一直是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不充分、不平衡,无法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因此可以说,体育设施是目前上海体育发展最需攻克的瓶颈。
为此,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还专门提到了体育设施的更新问题。据介绍,《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是上海体育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地方性法规,其颁布实施对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条例》中体育设施又是内容最多的一章,总共69条中占据10条。”
而其中也提到了更新工作,“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并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和配套建设。”
也因此,《条例》实施之后,再进行相似场地改建之时,体育场地的承租方、运营方和体育相关部门就可以以此寻求其他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从而将北虹立交桥的模式复制下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