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友好广西”吸引“有为青年”
“等待入职期间,驿站帮我省了将近一半的住宿费。”近日,已在南宁工作半年之余的余政霖,谈及青年人才驿站,言语中流露出感激与认可。
余政霖所说的青年人才驿站,是南宁推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举措之一。去年8月,他从海南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广西求职。入职前申请了南宁市青年人才驿站7天免费住宿,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加看好。
“城市对我们越友好,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就更足!”让余政霖更为振奋的是,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广西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已是广西连续两年将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纳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在于人才,人才系于青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2019年4月,我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年工作格局。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全部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和促进青年优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得人才”更要“得人心”。如何做好来桂就业创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持续关注人才成长空间,让青年人才留得住、留得久。为此,广西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技能广西行动”,强化培训、教育与就业协同联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持续深化“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2021年以来,全区先后有50.88万人次参加“八桂系列”劳务品牌相关技能培训,带动58.68万人次创业就业。
让青年看到发展潜力,他们更愿意在这里生根、成长。在就业创业帮扶方面,实施“广西青年爱广西”就业促进行动,构建“1+10”服务体系,吸引优秀青年留桂就业;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系列活动,打造“万事通达·就在广西”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此外,我区还出台了《广西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办法》。据统计,2024年全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8亿元,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左右,直接扶持创业9634人,带动就业4.47万人。
围绕“小”切口,解决青年“大”需求。各地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助力青年发展。
南宁市推出南宁青年卡,打造青年一站式服务生态平台;柳州市实施“青聚龙城”招才留才引智专项行动,面向外地到柳青年、柳籍返柳青年提供发展服务;北海部署打造对青年更友好的“十个青年城”,实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七大有为行动”;东兴市探索建立广西首个中越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中越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桂林市、南宁市青秀区分别作为全国45个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99个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在中期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几年来,通过聚焦广大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育幼等方面操心事、烦心事,广西持续加大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推动出台支持青年发展的政策313项,实施青年民生实事项目290项,为青年立身、立业、立家保驾护航。
城市的未来与青年互相成就。最新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1日,2024届广西高校毕业生为45.25万人,就业主要以广西地区为主,区内签约人数18.87万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846.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8.67万人。
八桂大地上,大批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建功立业。
“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回家乡发展低空经济前景广阔。”广西优可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廖旭华,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正带领企业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无人船、机器狗……公司专注于智能无人机系统的研发生产。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廖旭华透露,依托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公司目前已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洽谈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更友好的壮美广西,吸引更有为的奋进青年。”共青团广西区委青年发展部部长刘文忠向记者介绍,今年共青团广西区委还将以“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广西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广西全域—试点城市—试点县域—试点社区”四层联动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广西对青年的吸引力、承载力,增强青年对广西的贡献力、创造力,做到用成效说话、让青年评价,促进更多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