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广州高楼林立
却不一定知道这里隐藏着
1300多座古祠堂
你也许了解广州是一座移民城市
却没想到这样的迁徙已经
持续2000多年
你可能听过长辈口中遥远的故事
却并不一定理解一遍遍复述的深意
两千多年来
避难的贵族、求生的百姓、经营的外商
跨山越海,踏入广州
创造着改写命运的传奇
与热烈美好的生活
也许是经历了更多的重头再来
所以广州人格外务实
也许是体会了更浓的异乡冷暖
所以广州人尤其包容
系列微纪录片
《穗月山河2·广州血脉》上集
追根溯源,一同笑问
客从何处来?
远离故土的人,乡愁总是先从舌尖开始泛滥。
南越王宫曾经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南国之土生出北方佳果,这件事还要从王宫的主人赵佗说起。
时间回到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军剑指南越,但他们没想到,越人并非一盘散沙的野蛮人,他们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强悍的战斗力。
久攻不下的秦始皇只好动用十万军工,开凿灵渠,打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秦军的后勤补给得以直达古番禺,硝烟平息,岭南终于被正式划入大秦版图。
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原住民便生于斯,长于斯。
金兰寺的贝壳,揭示了先民海洋渔猎的生活;茶岭和甘草岭的水稻,留下了农耕文化的印记;墨依山的玉器,呼应了中原礼玉文化的璀璨。
到西周中晚期后,先秦“南越”文化逐渐在珠三角地区形成,社会发展、人员聚集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战后,主帅任嚣、赵佗和数十万秦军留在这片土地上开启历史新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
赵佗和他的军队在这里定居后,秦军与越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天差地别。许多中原军士学起了越语,吃起了鱼蛇。赵佗建立南越国之后, 也积极“和辑百越”,任用越人参政,传播中原文化。
南越王宫里,河北人赵佗将北方的枣树移植到自己的花园里。远道而来的人们,如同这些枣树一样,在陌生的环境里开枝散叶。
长此以往,中原人与南越人血脉相融,成为广府人的祖先,从此开启了广州这座移民城市2200多年的城建史。
五岭屏障让通往广州的路遥远且颠簸。群山阻隔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也守护了一方安宁。
在番禺石楼镇的陈氏祠堂,东晋建国大将军陈元德的牌位已经在此供奉了数百年,他是广州众多陈姓族群的始祖。
魏晋时期,许多像他这样的北方士族,为了躲避战乱翻山越岭,举家南迁。
融合北方传统修建祠堂的从化陆氏、创造了广东音乐的沙湾何氏、以及猎德村在内的许多村落氏族,其实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珠玑巷。
唐朝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道,这是此后历代中原、江南向岭南移民的必经之道,古道旁的珠玑巷就成了他们暂时的落脚地。
从北宋末年开始,中原每打一次仗,岭南就多一些移民,到南宋时期,移民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越了广州一带的原住人口。
曾经被称作为“烟瘴地面”珠三角,在先民的努力下,沙滩变成良沃农田,洼地变成鱼米之乡、丝织业基地。
广州在宋代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米市,米一度多到粮仓都不够用,如今城市中带有“冲、湾、坑、洲、水、边、塘”等字的地名,仍在诉说曾经的沧海桑田。
从宋代开始,办学之风吹遍岭南,书院林立,大量私学涌现。明朝时广东书院的数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三。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广东也诞生了不少像南宋名臣崔与之、心学大家陈献章、湛若水等知名人物,奠定了岭南文化媲美中原、江淮的基础。
明初地方行政改“路”为“府”,这些保留着独特文化记忆与民风民俗的移民后裔拥有了共同的名字:“广府人”。
不拘一格的务实、不守一隅的进取,构成了广府地区的人格底色,让这片土地始终闪耀着别开生面的光芒。
我们已经很难体会,从前车马慢的时候,先祖们抵达新家园的艰辛。站在今天的广州南站,这座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站里,每天有超45万人从全国各地到达广州。
上世纪80年代,一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让广州在改革开放初期迎来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迁徙浪潮。
只不过这次,他们不再是被迫求“生存”,而是主动寻“生活”。
从此“春运”一词从广州流传遍全国,广州的火车站客流量高居不下,“广州人多”的词条屡次飙上热搜。
处处奔涌的发展机遇、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链接全球的枢纽网络,都在吸引着每一个追梦人。
如今每两个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新广州人”,繁花不断的景致、改写命运的传奇、热烈美好的生活还将继续上演,跨山越海汇聚于此的新血脉,持久地创造着一个个新广州故事。
广州是开放的,它欢迎五湖四海的力量;广州又是念旧的,它至今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
既现代又传统,既淡定又生猛,安之若素与敢为人先,同时流淌在广州人的血脉之中,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
祠堂恰似一个个血脉坐标,记录着广州人的根源所在。
碑刻上,先祖的故事从未走远,壁画中,故土与新家一脉相承。
在闹市的转角处,在脱口而出的方言里,在每天经过的街巷中,先祖的足迹都与我们不期而遇。
也许离开,但从不遗忘,也许艰难,但缔造灿烂。
这样的广州人,
无论去到哪里,
仍是广州人。
出品:江永忠 许 芳 林朝晖
项目策划:毕 征 朱雯芳
项目统筹:朱雯芳 廖嘉明
项目执行:王 浩 陆凯声 刘方
制作团队
监制:赵曼
总导演:刘晓谡
导演:刘桥恩
文案:梅灿
视频策划:李淇
制片:肖岑 李丹
摄影:邓伟军 劳水强 刘桥恩 李景辉 吴雨
剪辑:刘晓谡
特效动画:陈承源 周立 黄裕琛
调色:刘桥恩
美术包装:李千仟 徐思颖 余京育
协助拍摄名单:徐雯雯,肖桂来,何钻莹,汤南,曾卫康,黄庆,陈钧圣,魏丽娜,廖靖文
鸣谢单位:
广州海事博物馆
南汉二陵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
南越王博物院
广铁集团宣传部
石楼镇善世堂
猎德村祠堂
周氏大宗祠
大岭村显宗祠
沙湾何氏大宗祠
从化陆氏广裕祠堂
晴川苏公祠
YUNDEA云地咖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