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谚语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中医谚语的背后蕴含着哪些医理呢?跟着惟和堂一起学起来吧!
一、春困秋乏夏打盹是为什么
从中医角度而言,春困秋乏通常属于阳虚的症状。其中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等类型比较常见。
1、心阳虚
心阳虚证是指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引起,临床以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肝阳虚
一般认为,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的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动力,肝的阴血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3、脾阳虚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出的证候,并且由于寒象明显、胃阳也虚,故又称脾虚寒证或脾胃虚寒。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可以适当吃羊肉、韭菜等温补性质的食物,并保持心情愉悦,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二、俗话说“春捂秋冻”,是为什么?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秋三月,此为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一年四季,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规律,人体的动态变化,也应顺应四时之变幻。
春季,阳气始生。此时人体状态正如刚刚冒尖的绿芽,阳气新生而未盛。气温回暖的同时早春的严寒仍蛰伏于深处,人体难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寒冷。同时阳气升发,皮毛腠理张开。过早地脱去棉衣,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春天的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但中医认为,“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防不胜防因此仍有“捂”的必要。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阶段。此时人体阳气逐渐内敛,适当地受冻,本质上是使阴气在外制约阳气,阳气内收,为冬天体内阳气的蕴藏做准备。过早地添补衣物,虽起到一时的保暖作用,但反而不利于人体阳气的内敛。老北京有一句话叫作“秋风起,涮羊肉”,也是同样的道理。羊肉性温,有滋补的作用,秋季进食,同样有助于冬天阳气的蓄积。
三、为什么把夏季又称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们称夏季为“苦夏”(“疰夏”),是因为在连日的高温情况下,会出现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等现象。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要疏调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气和、快乐欢畅的状态,从而使心神得养。
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为主,如鲜藕、丝瓜、黄瓜、冬瓜、西红柿、薏苡仁、莲子、红小豆、绿豆等。应少吃油腻、生冷食物,
四、为什么要“冬令进补”?
冬季阳藏阴盛,万物闭藏,是进补的好时节。以保阴潜阳、藏精御寒为原则,选用温补的食物进行调养,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不同体质的人群应选择不同的进补方法和种类。如阳虚质宜食牛羊肉、狗肉、鸡肉、韭菜等温热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伤及阳气,也应注意不要因天冷,过食辛辣、燥热等食品,而耗伤阴气。平时宜多食白菜、萝卜、豆芽、山药、核桃、桂圆、大枣温甘食物。
冬季除加强饮食调补外,还可适当施以药补,如选用黄芪、党参、枸杞子、阿胶、乌枣或六味地黄丸等益气养血补肾之品,但必须注意不要自己随意乱用补品,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可根据不同体质制做膏剂调养。
五、“冬天静养”就是安静不活动吗?
冬季寒冷阴盛,应静养。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虽冷,但仍要坚持锻炼,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季锻炼应选择合适的地点,避免在大风、大雪、大寒及空气污染的地方健身。运动项目宜以缓和、运动量不大的为主,如太极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锻炼时间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