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当前位置: 东南在线 -> 文化

《离觞》女性群像:她们的对手是自己的成长和抉择

栏目:文化    发布时间:2021-11-18 11:51   阅读量:13216   

大时代洪流中,如何书写女性的命运起伏?怎么拿捏历史资料与艺术加工的平衡点?

继中短篇小说集《披肩》、中篇小说集《追鱼》后,作家杨怡芬最新长篇小说《离觞》日前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对历史书写作出探索。小说将舟山岛作为故事背景,看似不处于战火之中,岛上生活的人们不受战争的直接影响,但实则暗流涌动、人心惶惶。小说塑造了李丽云、潘绮珍、秦怡莲、宋安华等追求独立的女性群像,她们清醒且坚韧,动荡时局下的生存与爱恋,透着生离死别的厚重底色。

谈到《离觞》的题目,杨怡芬忆起被退稿的经历,第一稿叫《潮音》,第二稿叫《世间音》,最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选择了“离觞”,离别的酒杯,其实也就是离别的宴会,“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别有豪迈味道。

“小说写人物,必须回到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史料、人物的贴合度,而不是割裂地去写男性,或是女性。quot; 在评论家洪治纲看来,《离觞》里史实细节相当准确缜密,“如何从男男女女的爱恨情仇当中,去体会人生的况味,去体现作家对这种人性复杂性的把握,更多层次才能打开。”

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爱和真都非常分明,那是古代传奇小说的方法,但当下小说家并非如此简单去处理。“现代小说的人物关系呈网络状,不是特别纠结,也不是松散,回到《离觞》来说,李丽云早期跟郑景润,性格控制还是非常好的,后面跟军官刘宗瑞电光火石那种感情,惊心动魄。秦怡莲发现了丈夫和宋安华之间的关系之后,却不说破,这些微妙情感都很考验作家的力度控制。quot;

“渡江之后的解放战争是很少被写到的,南方虽然也有战争,但是没有长江以北那么激烈。那个时期的南方,在我读到的文学作品里反映较少。”十年创作以来,杨怡芬埋首翻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上,着墨人物日常的书写。“写小说需要真实而准确地抓住那个时期的日常细节,比如街道、布料、甚至耳环等,书中写到抗战空军飞行员等历史细节,要写得用力、到位,实属不易。”作家萧耳说。

“作家处理日常的能力,其实是基本能力。所有的小说都是从日常出发,然后一定要抵达的是非日常状态。《离觞》看到了日常,也让我们看到日常之外的东西。”洪治纲认为,小说中,作为作家与读者,我们需要从冲突与纠葛本身跳脱出来,寻找更广阔深层次的意义,即人性深处的内容,“让读者能够从乱世离恨别绪当中,从双方的考角度来考虑思考关系。”

对于小说家来说,笔下的日常,是精心铺排,也是下意识的自然流露。“小说有两种走向,一种走向是传奇,还有一种走向是日常。”杨怡芬很喜欢《红楼梦》,日常性里面可以包含很多东西。为了更加了解当地民俗,她在舟山民俗协会工作三年,做田野调查,“有一阵子入迷人类学,想用做人类学的方法来处理小说。在这个地方,那个时候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他们的生活习俗。而实际落脚点很小,就是舟山。”

鲁迅文学奖得主黄咏梅从女性角度谈到小说人物带来的触动,“女性的对手不是男性,而是时代命运里她们的独立性,或者她们的成长、抉择。小说写出了时代命运里沉浮挣扎后所做出的人性选择,比如结尾的渲染和控制,李丽云拿起毛笔,手肘提起来,浓墨落在纸上慢慢化开,时代也就浓浓地滴落在纸上,慢慢化开。”

作者:许旸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互联网    
ad09
ad10
ad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