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正在火热进行中,全球艺场释放强大吸附力,近日登陆西岸美术馆的特展“巴黎建筑:城市进程的见证”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之一,以近120件展品的体量,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蓬皮杜艺术中心建筑类馆藏,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将策展角度聚焦于国际城市发展进程的美术馆特展,将一个时代的城市发展缩影于“建筑”这一艺术门类中进行专题呈现。其中,很多案例时至今日仍富于启示。
现代巴黎建筑的发展史,呼应着人们不断升级的需求
作为世界浪漫之都之一,巴黎与大巴黎地区一直是城市改造和建筑革新的重要区域。今天的巴黎是如何建成的?一座城市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模范城市?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等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地标以外,巴黎城里的现代建筑如何?本次展览让建筑说话,拉直一连串疑问。
现代巴黎的发展,可以追溯至1948年。二战之后,巴黎面临的重建主要集中在工业设施百废待兴、住房需求不断扩大。因而,人们在此次展览中看到,住宅案例占去相当比重——它们不那么起眼,却构筑起现代巴黎的日常基底。
诺亚街区
1950年代初期,让·普鲁维等建筑师在巴黎郊区无忧城,尝试了一次经济适用型小规模住宅实验。这是14套独户住宅,轻量化,预制金属框架,彼时的设想是“为一代人建造临时的家园”,而时至今日它们仍屹立不倒。
1971年,建筑师爱德华·门德斯完成的索纳克特拉单身移民之家——两幢圆形结构大楼,同时结合了改善单身工人生活条件与社会住房的现代化两方面思考,促使人们改变对社会住房的看法,被铭记在建筑史上。
1970年代,在塞纳河畔的伊夫里,勒妮·加尤斯特和让·勒诺迪共同提出了一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方,为当地实现了增进邻里交流、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景而深受好评。在此次展出的建筑图纸及模型里,人们看到,这些住宅区有着独特的角度、角落和凹室,将绿色梯田嵌入星型建筑中,兼具实用性和美观。
当住房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优化之后,巴黎出现了越来越多大型公园与文化设施,一个个以提供精神生活服务为中心的聚落。
1980年代中期巴黎东北部由伯纳德·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就是典型代表。占地50公顷的这片区域,原本被用作屠宰场,最终它在结合了点、线、面网格体系的设计下,集当代巴黎的城市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和社交“领地”于一身,重新定义了城市公园。借由此次展出的草图,不难窥见公园中基于对立方体变形的若干红色构筑物成为点睛之笔。
拉维莱特公园
随巴黎东部开发于1995年建成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也已成为建筑新经典。只见存放书籍的四座塔楼宛如四本打开的巨书,伫立在高出河岸约8米的巨大平台上。连接四座塔楼的,是有着苍翠茂盛树林的下沉花园,为阅览室提供了最理想的视野。尽管这是一系列体量宏大的建筑,但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显然更青睐于建筑的消隐,而非唤起建筑概念本身。
跨国界、跨文化的这场对话,呼应着本土城市更新图景
1948至2020年间落成的总计75个巴黎建筑项目出现在此次展览,囊括建筑模型、图纸、文献以及影像等在内的近120件作品,涵盖办公、住宅、商业项目、大型工建项目、公共文化建筑等类型。这些创意与杰作均来自新一代现代建筑师,汇集奥斯卡·尼迈耶、弗兰克·盖里、阿尔多·罗西、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安藤忠雄、伦佐·皮亚诺、雷姆·库哈斯、理查德·罗杰斯、让·努维尔、妹岛和世及西泽立卫十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以及屡获各国设计竞赛大奖的伯纳德·屈米等建筑名家。一些鲜为人知的建筑作品和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地标同台亮相,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使观众能够辩证看待巴黎城市的变迁与沿革,并全面感知“建筑”这一极具现代性的跨学科领域在艺术及社会层面的多元影响力。
蓬皮杜艺术中心草图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不乏曾经颇有争议但后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案例。最为典型的,恰为蓬皮杜艺术中心本身。别看其白色模型现身此次展览显得有些低调,1977年建成之初,蓬皮杜艺术中心被市民惊呼为“怪物”,只因它将钢骨结构、管道等裸露在外,外形看上去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并且被附以鲜艳的色彩,在设计中大胆拥抱现代性。日后,时间证明了这座建筑的价值,它在争论的潮流中愈发熠熠生辉,如今被视为全球艺术建筑的标杆。
巴黎是欧洲聚落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建筑生态在历经二战后的重建、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等不同时期后变得多样丰富,具备重大影响力的新建项目与城市融合相生。在业界看来,对于同属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可以从此次展览呈现的诸多巴黎案例中汲取经验与灵感。在跨国界、跨文化的语境下,展览呼应着上海乃至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城市更新与建筑建设图景,激发着关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业遗存活化、城市更新规划、城市美学等方方面面议题的探讨。
作者:范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