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旨在解决人口净流入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关系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
今年以来,各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速度不断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1-9月已开工72万套,占年度计划的76.9%,投资775亿元。包括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和南宁在内的六个城市已经完成了年度计划。
从近期公布的各地“十四五”住房计划可以看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各地住房供应中当之无愧的“亮点”。上海确定,“十四五”期间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以上,达到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十四五”期间,广州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占住房总量的45.8%。深圳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和筹集不少于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约占住房建设和筹集总量的45%。北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30%。
这些数据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个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旨在解决人口净流入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关系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
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有多重要?年轻人是一个城市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城市要发展好,最终还是要吸引年轻人和人才。目前,所有人生活和有地方住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新市民和年轻人。2亿多新市民和年轻人中,约70%居住在出租屋,其中近三分之二,即约1亿人买不起甚至租不起商品房,只能在城中村、棚户区和地下室租房,或集体或共同租房,居住条件较差。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经济适用房将有助于缓解租赁住房市场的结构性供应短缺。目前市场上的租赁住房主要是个人出租,占总住房存量的90%以上。总体来看,租赁住房供需结构性错配明显。小公寓房和多浴室房间不足;廉租房不足;新市民、年轻人等就业集中的中心城区缺房,导致职业和居住地不平衡;房企租赁期长,稳定房源不足5%,而大量个人租赁房源平均租赁期只有8个月,租赁关系不稳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以有效增加小户型、廉租房供给,优化租赁住房供给结构。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济适用房租赁使新市民和初入大城市的年轻人能够安心租房,努力工作,慢慢攒钱买房。显然,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合理释放购房需求,缓解房价上涨压力。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促进住房消费,扩大内需。加快经济适用房租赁发展势在必行
过去曾有一些利用市场力量发展住房租赁的尝试,但最大的问题是投资回报期长,企业积极性低。根据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企业将获得大力支持。企业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土地,可不支出:元,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和现有闲置住房,利用园区配套用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无需补交土地价款。企业也将获得许多税费优惠,获得信贷支持。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算账”,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省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仅是“我想做什么”,更是“我想做什么”的责任。要通过确定发展目标、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等方式,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