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和浦银理财联合主办、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上海资产管理协会特别协办、21世纪资管研究院和粤港澳大湾区财经数据中心承办的“2023 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虹口隆重举办。
会上,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巍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在于,第一是长期管理负债资金形成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第二是全投资品种、全球化配置管理能力;第三是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第四是深度参与产业链投融资能力。
保险资管正在成为大资管格局下重要的机构力量
谈及大资管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巍认为这与资管行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有效管理和运用保险资金是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投资收益也是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过去10年保险资金年均投资收益率5.3%,过去20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每年都保持了正收益,即使在2008年危机、2022年极端不利市场环境下,财务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1.89%和3.76%。稳定可持续的保险投资收益为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职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风险转移和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保险资管规模在大资管市场中占比约17%,当年规模同比增速在各类投资者中位列首位。
李巍表示,保险资管的稳健、成长的属性应该归功于它有三个基因。
守正创新的“新”还应该体现在整个保险资管组合类产品,目前它已经成为险资和各类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工具。2022年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已经全面进入到净值化的时代,从原来的管理到产品化管理过渡。这类组合类产品,可以说是保险资管对多资产、多策略是有配置能力产品化的体现,在去年市场波动的时候,也凸显了保险资管产品坚持资源配置思维的优势,产品创新也是多点突破、快速迭代。 从业绩上来看,良好的收益表现是保险资管产品获得认可的基石。去年一年固收类资管产品平均收益是2.23%,其他的细类下中位数收益也优于同类公募基金的表现。以中长期的纯债型为例,保险资管产品、公募同类资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3.94%、2.89%。权益方面,股票型FOF产品相对优势较为明显。这也得益于,保险资管在FOF领域起步早,配置能力强,对投资者目标及风险偏好有深刻理解,在多元管理人、多元资产和多元投资策略选择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新变局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人类之变以前所未有方式展开。李巍表示,保险资管机构高质量发展也要体现这种发展格局、这种理念和经济格局的范式。
第一,新科技革命与世界格局动荡并存,机构投资者需要把握跨周期资产配置和新旧动能转换。当前正在经历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渐成大势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转型过程中。每一次产业革命中兴起的“新产品”引导全球市场资源再配置,四次产业革命分别对应着生产函数中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四种驱动力转换,对应着能源结构转换。数字经济下,传统经济周期“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轨迹呈现非线性特征,科技周期、产业周期、宏观周期交叠共振。
疫情以来,各国产业政策呈现明显的内顾倾向,逆全球化从经济因素转向政治考量,当前逆全球化下“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的“三高一低”成为过去全球化时代“三低一高”的“镜像”。内外部环境重构过程中,基于历史经验的理论解释力、实践预测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市场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第二,全球性的通胀高企与中国的低通胀格局并存,机构投资者需要把握跨市场经济研判的复杂性。近年不仅美国、英国、欧洲、日本等长期低通胀的发达国家地区通胀普遍性上升,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阿根廷等很多国家物价也大幅度上涨。这种变化已经远非货币现象能够解释。既有新冠疫情冲击带来流动性过度注入和政府债务膨胀催化因素,也与地缘政治冲突建立新的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和能源供应链相关,结果是推高交易成本,降低要素流动速度,通胀韧性超过预期。利率的提升也导致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发生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脆弱性上升。上半年国宏观经济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性力量支撑以及低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在“三期叠加”和大国博弈的内外状态下,疫后复苏呈现新特征。国内利率中枢下行态势与国外利率高企也成为一种“镜像”。
第三,国内经济基本面中长期向好与波浪式前进并存,机构投资者需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潜力、动力、预期和政策逻辑的关系。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转向积极,有利于修复市场信心及预期,经济动能走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将成为下半年资产配置主导因素。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逐步推进,经济亮点将体现在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科技驱动上。传统的经济周期框架,从地产投资消费需求库存周期的传导路径,多重制约下逐渐失效,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需要对经济周期研究框架进行迭代和更新。预计政策“逆周期”特征将会减弱,“跨周期”特征将会增强;短期“经济性”特征趋于减弱,中期“战略性”特征趋于增强;宏观“总量”重要性有所减弱,微观“结构”弹性有所增强,发展政策更加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周期观察框架下,制造业投资周期的重要性将会逐渐提升。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库存周期走势与地产走势的联动效应有所下降,科技周期与库存周期的相关性正在提升,表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从库存周期筑底等指标来观察,下半年经济将由疫后修复转向克服挑战,实现内生持续增长。
基于以上的判断,如何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李巍认为基于跨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要提升全球化市场配置的能力,坚持体系胜于判断,要获取风险调整后稳健的投资收益。坚持投资策略的多元化,主动布局对于经济波动防御性的策略,包括提升抗通胀资产的投资能力和另类的管理能力,要加强跨周期、跨境视角下长期资产和中观行业的研究,形成全球化对冲的风险。
他表示,中再资产作为再保险集团旗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国际化”属性更为突出,一直在积极探索将资产配置范围向细分资产和全球资产拓展,利用境内、境外双平台资源,增加对投资策略的全球化、跨周期、跨区域研究,不断延伸资产配置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挥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组合管理优势。
此外,他表示,要坚持组合管理的产品化,根据资金的属性、规划和目标,设计开发锁定收益、平滑波动、风险缓释的管理产品;以及要输出均衡化的能力,利用保险资管产品条款的灵活性,比如说固收+、均衡风险收益比来落地更多策略性产品,实现更多策略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如何基于资产负债联动,应对中长期投资挑战,他认为,首先在固定收益方面,境内根据现金流情况把握好配置的节奏,利率处在低位的时候优化整个信用持仓的结构,境外美债仍处于配置窗口,但也要关注市场头寸的脆弱性。权益投资方面,以高分红的稳定收益性资产作为底仓。短期关注低估值,适度把握困境反转。从长期来看,碳中和、高端制造、科技这个赛道有望成为长期的投资逻辑,在一二级领域,重点布局医疗+、硬科技领域,寻找投保协同的相关优质项目支持保险业务发展相契合的产业链布局。
此外,针对如何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李巍表示,第一点,要把握新格局下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如: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新兴举国体制,攻关“卡脖子”工程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中国高端制造业加速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第二点,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长线投资机会,如: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升到数字经济范畴,及由AI带来的上下游发展机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天技术等领域。最后把握全球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区域性机会。
最后,李巍总结保险资管机构四点核心优势,还是要聚焦长期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全投资品种、全球化配置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深度参与产业链投融资服务四方面核心能力,加强与大资管行业其它主体的互补合作,夯实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共同富裕的价值底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